為實現(xiàn)“雙高”建設項目保質保量、圓滿通過驗收,構建符合ISO9000族標準,具有科學、規(guī)范的質量管理方式和先進管理模式的“雙高”建設項目質量管理體系勢在必行。
一、項目質量管理體系構建的意義
(一)促進教師質量管理理念的樹立,提高高校教師綜合素質能力。
(二)強化“雙高”建設項目質量管理,確保項目建設工作順利進行。
(三)構建完備的項目質量管理體系,為高職院校“雙高”建設項目保駕護航。
二、項目質量管理體系構建的思路
第一,從質量管理體系概念的學習入手,熟悉GB/T 19001-2016/ISO 9001:2015 標準,掌握質量管理七項原則。
第二,理論聯(lián)系實踐,堅持質量管理理念指揮和控制項目實施,以過程管理方法制約項目建設的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,實現(xiàn)有效、系統(tǒng)、規(guī)范及統(tǒng)一。
第三,根據(jù)資金到位情況、前期調研成果、子項目啟動的迫切需求以及在總項目中的所占比重,利用生命周期法動態(tài)鏈入子項目,動態(tài)調整受控單位及人員。
第四,在項目實施過程中,利用PDCA等工具手段持續(xù)診斷與改進質量管理體系文件,加強項目建設與管理工作,最終形成完善的質量管理檔案。
三、項目質量管理體系構建的過程
項目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分四個階段,即前期籌備階段、體系企劃階段、文件編制階段、體系測試階段。
(一)前期籌備階段
1.組建籌備工作機構
“雙高”建設項目領導小組任命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,并組建以最高管理者為組長、管理者代表為副組長、各項目牽頭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項目管理體系籌備工作機構。
2.培訓項目建設、管理人員
以項目單位負責人、“雙高”建設辦工作人員、骨干教師為主要培訓對象,重點學習《GB/T19001-2016/ISO 9001:2015 質量管理體系要求》、全面質量管理理論、PDCA以及生命周期法等相關知識,同時,熟悉、掌握質量管理體系構建的方法及步驟,為項目質量管理體系構建提供知識儲備和工作思路。
3.成立體系文件編制團隊
成立以管理者代表為組長,項目單位負責人、“雙高”建設辦工作人員、骨干教師、院報編輯以及熟悉ISO 9000 族標準的質量管理專家等為成員的項目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編制團隊。
(二)體系企劃階段
1.確立質量方針
質量方針是項目的質量宗旨和質量方向,是質量管理體系的綱領。
2.確定質量目標
質量目標是質量方針的具體化,是在項目質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。
3.建立組織機構與明確工作職責
常設機構包括項目建設辦公室、財務處、采購辦公室、資產(chǎn)管理處及專家咨詢委員會,負責項目建設的工作流程、資金使用、專項采購、設備管理、項目審批等方面的規(guī)章制度制定與相關業(yè)務管理;子項目建設組即“雙高”建設項目的十個子項目建設所涉及的部門,負責對應項目的調研、啟動、建設以及所承擔的標志性成果的申報工作。
(三)文件編制階段
項目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包括質量手冊、程序文件、作業(yè)指導書和質量記錄四個部分。
1.質量手冊
質量手冊作為項目質量管理體系執(zhí)行過程中長期遵循的綱領性文件,由管理者代為牽頭,組織質量管理專家,在前提準備的基礎上編制完成,并報最高管理者最終審批。其一般包括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、文件控制、記錄控制、管理職責與權限、資源管理、信息管理、項目建設、內審與管理評審以及體系文件的管理等。
2.程序文件
程序文件是質量手冊的支持性文件,也是項目建設過程中必須遵守的規(guī)章制度、工作流程以及項目的持續(xù)改進程序。程序文件編制過程中必須要緊密聯(lián)系建設項目,依據(jù)“雙高”建設項目專項制度,制訂相應的控制程序。
3.作業(yè)指導書
作業(yè)指導書由項目建設牽頭(建設)單位負責人牽頭,項目建設骨干教師負責編制,細化至三級項目建設,補充程序控制文件中未能涵蓋的具體項目執(zhí)行、人員分工、資金使用、標志性成果以及驗收要點與時間節(jié)點等。
(四)體系測試階段
體系的測試,重點是體系文件的測試,主要檢驗項目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適用性和有效性。通過對程序、方法、資源、人員、過程、記錄、標志性成果的日常監(jiān)控、階段性內審與管理評審,如采用PDCA和生命周期法等工具手段檢測體系是否有利于項目建設,是否能加強項目管理,是否能促進項目持續(xù)改進,是否能提高項目成果質量。對體系測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,要認真加以分析、總結,持續(xù)診斷與改進體系文件,使其符合項目建設的要求,并最終形成一套完整的項目質量管理體系。
(節(jié)選自《遼寧高職學報》2019年第10期)